兒童安全座椅將實施強制認證(3C),下一步研究強制性交規。
2014年1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與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關于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公告。公告指出,自2015年9月1日起,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標注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的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自2014年9月1日起,委托人可以向指定認證機構提出認證產品的認證委托。
強制性產品認證,又稱CCC認證,是中國政府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保護國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評價制度,它要求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技術規范。此次針對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即兒童安全座椅的強制性產品認證,意味著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國首部《機動車兒童乘員約束系統》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將不再是一紙空文。
■國標尷尬處境將終結
已經實施的關于兒童安全座椅的國標是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國內首個兒童安全乘車標準,該標準對整車安全座椅接口及安全鎖、兒童安全座椅生產標準均提出了要求。但是,國標實施一年半以來僅有少數兒童安全座椅生產企業的產品能符合該標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有合資及民營在內的200多家兒童安全座椅生產企業,而符合國標生產的企業僅有50家左右。
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服務室主任李維菁對記者說,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乘車安全意識的提升,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這塊市場的利潤也不容小覷。國標實施后對提高兒童安全座椅質量有一定作用,但不排除部分企業產品依然不能達標。所以,此次強制性產品認證規定的出臺,正是對兒童安全座椅生產監管領域的補充,違規企業將不再有機可乘。
對兒童安全座椅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將全面凈化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淘汰一些不合規企業,加強國家對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終結生產企業有“考題”,無“考場”的情況,改變國標的尷尬處境。
■內銷外供差別大
去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100萬輛,加上我國巨大的兒童人口數量,意味著國內對兒童安全座椅的潛在需求十分可觀,但是,從過去幾年兒童安全座椅的銷量來看,我國兒童安全座椅市場才剛剛起步。
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助理王劍東給記者估算了一組數據。2012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生產規模達到1000萬個,其中90%以上是出口海外,而真正在國內銷售的僅有40萬~50萬個。2013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總產量維持1000萬個左右,國內銷量翻番,達到100萬個。江蘇百佳斯特汽車制品有限公司(自律承諾企業)國內銷售部副經理陳凱分析說,去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90%的銷量來自于電子商務網站,其中淘寶網銷量78.44萬個,銷售額6.18億元,銷量占整個市場的八成左右。
采訪過程中,多家企業向記者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總產量將達到2000萬個,國內市場銷量達到500萬個。盡管國內市場前景喜人,但相比歐美,差距依然巨大。寧波環球娃娃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艷表示,去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銷售額接近10億元,而歐洲市場已經達到640億元。在德國,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在90%以上,國內則僅為個位數。這樣的現狀,使得我們不得不為身邊的孩子們捏了把冷汗,他們的乘車安全誰來保障?
■期待強制交規出臺
縱觀國際,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完善無非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有標可依,兒童安全座椅生產標準有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三大類,歐州ECE R44/04安全標準因最嚴格,而成為其他國家標準的重要參考依據,我國國標的譜寫也是參考了歐洲標準。二是監管到位,歐美等國家有政府認證機構及相關試驗中心對兒童安全座椅的品質及生產進行認證,我國此次出臺的強制性認證也正是向歐美國家看齊,同時國內有部分試驗中心已經具備了國際認證水平,得到歐美一些知名認證中心的許可。三是強規出臺,這正是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需要迅速完善的一步,另外,我國汽車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的意識還需提升。
據了解,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有強制性的交通法規,要求司機必須為兒童乘客配備安全座椅,否則將會進行扣分或罰款等相應處罰措施,而國內在強制性法規方面還是空白。林艷就此對記者說:“國家交通部等政府部門已經介入相關強制性法規的研究工作,我們作為生產企業提供了國外兒童安全座椅強制性法規發展進程的相關資料,希望未來強規的出臺能推動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健康發展。”
|